
四月的贺兰山东麓,春的气息氤氲于田野山林,蛰伏一冬的葡萄藤在被工人们绑缚上架后,享受着久违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嫩芽逐渐萌发,展露出勃勃生机。
与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迎春展藤遥相呼应的是宁夏葡萄酒近期一次次“醉”美江南,远赴澳门,甚至漂洋过海。
“那我再送您一瓶。”日前,在“忆江南‘醉’美 品塞上乡味”——宁夏品质中国行(南京站)赴约秦淮河畔夫子庙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现场品鉴区,南京市民刘女士原本只选购了1瓶贺兰红葡萄酒,聊天时得知两地的简称都是“宁”,亲近感瞬间拉满,礼尚往来中,刘女士带走了4瓶宁夏葡萄酒。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作为“六特”之首,在宁夏品质中国行活动中不仅全程参与、全站推介,收割大批粉丝,各酒庄庄主也借助推介洽谈合作。
“南京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城市,辐射着周边很多城市,消费市场潜力十足。近年来我们在南京积累了一些客户,对宁夏葡萄酒还是非常认可,希望借此机会持续推广,争取拓展新的客商。”蒲尚酒庄姜婧在宁夏品质中国行活动期间,还开展了贺兰山东麓银川产区课程暨庄主见面会活动,与南京一家葡萄酒文化推广及销售公司联合,向江浙沪地区葡萄酒爱好者推广贺兰山东麓的风土魅力。

谈及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前景,现场几乎每位负责人都信心满满,市场的潮涨潮落、春江水暖,企业会最先感知。市场需要怎样的政策,企业也最懂。此前,自治区层面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已让从业者对2023年全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信心百倍,正当企业希望宁夏能在信贷融资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和政策倾向的时候,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就印发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支持实施细则(试行)》,将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建设、酒庄建设、市场营销、技术推广等八个方面,给予酒庄和企业“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和政策鼓励。
政策“暖风”的频吹之下,提振着每一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从业者的信心,也坚定着国企敢干、民企敢闯的信念。推介期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还与浙江雪诗尼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订5亿元投资,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新建一个酒文旅项目;与上海璞康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约1亿元合作项目,将在以葡萄酒为主的“六特”产业推广销售上发力,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助力宁夏更多农产品畅销全国。
除了“醉”美江南,不久前,宁夏17家精品酒庄还赴澳门举办推介活动,在为澳门及周边葡萄酒爱好者呈现了一场具有世界语、国际范、中国风、宁夏情相结合的葡萄酒主题盛宴的同时,也为宁夏产区“吸金圈粉”;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的第二届SANA慢酒博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爱好者以及700家参展酒商齐聚一堂,宁夏产区8家酒庄和1家葡萄酒文化传媒公司亮相其中,也成为中国唯一的参展商代表团。
吹拂的利好政策,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从业者的心田,并不时再传喜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中提到“法国支持中国将尽快提出的加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申请,支持中国举办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这无疑加快着中国成为OIV成员国的进程。
“今年是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黄思明告诉记者,经历一个寒冬的蓄积力量,如今的贺兰山东麓再次迎春展藤,开工即决战,起步即冲刺,接下来,宁夏将抢抓“双循环”格局下的机遇期、疫情后的窗口期,增强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用好用活综试区及博览会两个“国字号”平台,以葡萄酒消费促进年活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品牌营销等重点工作,努力推动葡萄酒产业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宁夏日报记者 王婧雅 文/图)